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08年奥运,19岁维族姑娘刚下飞机就被逮捕,审讯后揭开了恐怖阴谋

天下战史 · 昨天 13:58
2008年奥运会前夕,在一架乌鲁木齐飞往北京的飞机上,发生了一件惊恐的事。
当时一个19岁维族姑娘举止十分怪异,不仅在安检时拒绝喝下自己携带的饮料,上飞机后更是小动作不断,频繁往返洗手间,引起了空姐的怀疑。
之后机长紧急迫降在附近的机场,女孩刚下飞机便被警方给逮捕了。
经过审讯,一场针对于我国的恐怖阴谋彻底败露......
1.png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奇怪的乘客·——»
2008年3月7日上午10点半,南航CZ6901航班如常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起飞,目的地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飞行进行到11点左右,空姐李梅开始推着餐车给乘客们发放饮料。
当她来到27排时,却发现27C的座位是空的。
2.jpeg

李梅记得清楚,起飞前这个位置明明是有人的。她向邻座的乘客询问情况。
"哦,那个姑娘啊,"坐在27D的中年男子回答道,"她刚上飞机没多久就离开座位了,好像是去洗手间吧。"
李梅觉得有些不对劲,一个乘客离开座位这么久是很不寻常的。
她立即通过对讲机联系其他机组人员,询问是否有人看到那位年轻姑娘。
3.png

"我刚才好像看到一个年轻女孩往后舱走去,"另一位空姐王红回复道,"应该是去了后面的洗手间。"
李梅快步走向后舱的洗手间。当她来到洗手间门口时,听到里面传来一些细微的响动。
她轻轻敲了敲门,"小姐,您还好吗?需要帮助吗?"
4.png

门内沉默了几秒,随后传来一个有些颤抖的声音,"我...我没事,马上就出来。"
又过了约莫一分钟,洗手间的门终于打开了。
一个看起来二十岁左右的维吾尔族姑娘神色慌张地走了出来。
她的额头上有细密的汗珠,眼神闪烁不定。
李梅敏锐地察觉到不对劲,伸手拉住了姑娘的胳膊。"小姐,请跟我来一下。"
5.png

姑娘突然变得激动起来,开始剧烈挣扎。"放开我!我什么都没做!"她大声喊道。
这一幕引起了周围乘客的注意。有几个乘客站了起来,为姑娘说话。
"你们凭什么抓人家姑娘?"一位老大爷说道,"人家上个厕所怎么了?"
6.png

尽管面对质疑,李梅依然没有松手。
她保持冷静,对周围的乘客解释道:"各位旅客请不要着急,我们只是例行检查,请大家配合。"
这时,机组其他成员闻讯赶来。
在李梅的坚持下,他们对姑娘进行了搜身。
7.jpeg

在她的衣服内侧,他们发现了一个已经空了的易拉罐。
罐子里残留着一股奇怪的刺鼻气味。
机组人员立刻意识到不对劲,报告给机长,不久之后,飞机在兰州紧急降落。
8.jpeg

«——·背后的阴谋·——»
飞机降落后,特警迅速登机控制住了那名可疑的年轻姑娘,但令人惊讶的是,其他乘客也被要求留在原地,不允许离开。
机场工作人员和警察封锁了舱门,开始对所有乘客进行详细检查。
这一举动立即引发了乘客们的不满和愤怒。
9.png

一位中年男子大声抱怨道:"我们已经被迫改变行程了,现在连离开都不行吗?我还有重要的会议要参加!"
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也焦急地说:"我们什么都没做错,为什么要被当成嫌疑人对待?"
10.png

面对乘客们的不满,一位警官站了出来,试图解释情况:"各位旅客请听我说,我们这么做是有原因的。我们在那位姑娘身上发现的易拉罐里装的是汽油和香水的混合物。"
警官的话让机舱内瞬间安静下来。
他继续说道:"大家可能不知道,飞机的洗手间下方就是飞机的油舱。如果那个姑娘在洗手间点燃汽油,后果将不堪设想。整架飞机都有可能爆炸。"
11.png

这番解释让乘客们惊出一身冷汗。刚才的愤怒瞬间被恐惧和后怕所取代。一位老太太颤抖着说:"天哪,我们差点就......"
警官继续说:"为了确保所有人的安全,我们需要对每一位乘客进行排查。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配合我们的工作。"
12.png

听完这番解释,乘客们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虽然仍有些不便和焦虑,但大多数人开始积极配合警方的调查。
与此同时,机场的安保人员正在调阅监控录像。
他们发现,在登机前,那名年轻姑娘曾与一名男子有过短暂接触。
这名男子看起来三十岁左右,身材瘦高,戴着一顶棒球帽。
13.png

安保人员立即将这一信息通报给了机上的警察。
警察们开始在乘客中寻找符合这一特征的人。
很快,他们锁定了坐在37F座位上的一名男子。
这名男子被单独带到一旁接受询问。
14.png

起初,他表现得十分镇定,坚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乘客。
然而,当警察提到那名年轻姑娘时,他的表情出现了细微的变化。
警方随后调阅了这两人过去几个月的乘机记录。
令人吃惊的是,他们发现这对男女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曾多次一起乘坐飞往全国各大城市的航班。
这种行为模式非常可疑,像是在进行某种踩点活动。
15.png

在掌握了这些证据后,警方对两人展开了更为严厉的审讯。
在长达数小时的审讯过程中,两人终于崩溃,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原来,他们确实是某恐怖组织的成员。
他们的任务是在北京奥运会前夕制造一起重大空难,以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这次行动只是他们计划中的一部分,还有更多可怕的阴谋等待实施。
16.png

«——·国际舆论·——»
这起未遂的空中恐怖袭击事件很快被媒体报道,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讨论。
国内民众最关心的是,嫌疑人是如何通过安检的。
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此次事件,更涉及整个民航安全系统的可靠性。
经过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
17.png

那名年轻姑娘在通过安检时,随身携带了一瓶矿泉水和一个易拉罐。
按照规定,她打开矿泉水喝了一口,证明里面确实是水。
而对于那个易拉罐,安检人员本想要求她也打开,但考虑到打开后不方便携带,加上姑娘看起来人畜无害,就没有进一步检查。
18.png

这个疏忽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响。
有网友评论道:"这哪里是安检,简直是在走过场!"
还有人说:"看起来老实就能蒙混过关,那以后恐怖分子都化妆成乖乖女得了。"
19.jpeg

面对质疑,民航局迅速做出回应。
一位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已经意识到了安检程序中存在的漏洞,将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未来,所有液体物品,无论是否开封,都将接受严格检查。"
随后,国内各大机场的安检措施明显加强。
许多旅客反映,以前能带上飞机的物品现在被拦下了,安检时间也明显延长。
虽然造成了一些不便,但大多数人表示理解和支持。
20.png

然而,这起事件在国际上引发的反应却出人意料。
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官方的说法提出质疑,甚至暗示这可能是一个"编造的故事"。
美国某知名报纸的社论写道:"中国政府声称挫败了一起恐怖袭击,但没有提供任何具体证据。这是否又是一次借反恐之名打压少数民族的行为?"
21.png

英国一家电视台则报道说:"据匿名消息源透露,所谓的'恐怖分子'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维吾尔族女孩,因携带了些许汽油就被扣上了恐怖分子的帽子。"
面对这些质疑和指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予以强烈反驳。
同时,中国官方媒体也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文章,揭露了恐怖组织如何利用年轻人实施恐怖活动的残酷手段。
22.png

一篇文章写道:"蒙骗无知少女充当人体炸弹,这种行为极其残暴,完全违背人类良知。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共同打击这种邪恶行径。"
随着更多细节被披露,国际社会对这起事件的看法开始出现转变。
一些国家的反恐专家表示,中国在这次行动中展现的快速反应能力值得肯定。
尽管这次危机最终被成功化解,但它给所有人都敲响了警钟:在反恐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永远不能掉以轻心。
参考文献:
23.jpeg

24.jpeg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