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收藏

分享

把没素质当个性?李乃文“傻白甜”人设彻底崩塌,全网恶评如潮

一丝不苟湖泊2fY · 昨天 13:46
他在台上笑得开心,台下的人脸却黑成锅底。
50岁了,还能把一个剪彩活动整成“综艺翻车现场”,李乃文这回是真整破防了。
网友一句话刺中了很多人的心:“你是来剪彩的,不是来拍综艺的。”
1.jpeg

有人说,这是从综艺上红起来的“弊病”——太习惯抖机灵,忘了场合的严肃。
也有人说,这就是人品问题,没得洗。
李乃文以前没什么流量,靠着真人秀里放飞自我、敢说敢做,一路收割笑声。
别人怕尴尬,他偏偏往尴尬处钻;别人怕丢脸,他拿不体面当幽默。
这种“老顽童”人设,很讨喜。
2.jpeg

可这种好感,都是有场景限制的。
在节目里你疯你闹,那是效果;在正式的商务活动上,还那一套,就不再是可爱,而是失礼。
《归队》宣传活动的剪彩现场,李乃文被安排站C位——这是高规格待遇。
旁边全是西装革履、面色庄重的嘉宾和主办方高层。
3.jpeg

结果他站在那里,不是和人嬉笑,就是吊儿郎当地看着。
主持人在讲活动的重要性,他满脸漫不经心,还带着招牌贱笑。
开始剪彩了,别人动作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他慢半拍才动手,还卡住了,剪不下来,最后还是旁边老总伸手帮的忙。
最让人无语的是——剪完后,他直接把彩带扔地上!
连基本的“递给工作人员”都没有,转身就去冲粉丝挥手卖萌,仿佛自己在拍综艺花絮。
身后的老总脸色瞬间阴沉,眼神死死盯着地上的彩带,没有半句笑意。
这画面,被在场的人拍了下来,也被全网反复讨论。
很多网友一边看一边摇头:
“嘴上说无心之失,身体却很诚实——全程觉得自己在搞效果。”
有人甚至搬出老演员的对比——同样是宣传活动,有些人面对一把剪刀都能挺直背脊、表情专注,这是对主办方的尊重,也是对职业的尊重。
李乃文的问题,不只是这一场活动,而是连锁反应。
他今年跑了太多综艺,《哈哈哈哈哈》《你好星期六》《地球超新鲜》……形象已经彻底固化在观众脑子里:夸张、插科打诨、不正经。
当他转身演电视剧,哪怕演技没掉线,观众第一反应还是——“搞笑的那个”。
这种“角色穿帮感”,对演员来说是致命的。
老戏骨们为什么少上综艺?因为他们很清楚,屏幕前的观众不会分那么细,只会认脸认状态。
而李乃文,在最该沉住气沉淀作品的时候,把自己变成了综艺咖。
有网友直言不讳:
“真正懂分寸的人,不会把综艺习惯带到别的领域。”
另一派则觉得:“人设不就是这样建立的吗?要改还不容易?”
问题就在这里——人设一旦定型,就绑住了你的方向,观众对你的接受度只能越来越窄。
更何况,这件事触碰到的是另一层敏感:礼仪与尊重。
剪彩活动,是主办方精心策划、对外展示的重要环节,每个细节都有考量。
别说嘉宾,就算是一个普通工作人员,也清楚“不乱扔、不分心”的规矩。
所以公众的不满,不完全是因为一个演员动作随意,而是觉得——他没把别人当回事。
事后,有粉丝帮他说话,说那天他心情好,不小心状态太放松。
但更多人反问:“50岁的人,不可能分不清台上台下的差别。”
这不是一时粗心,而是骨子里的惯性思维——觉得自己是主角,可以随便来。
4.jpeg

这种争议不是第一次出现。
娱乐圈里,“人红是非多”的例子比比皆是,只不过有的人会及时收敛,有的人停不下来了。
李乃文是不是第二种,还得看他接下来的选择:继续在各种综艺上疯狂输出段子,还是回到剧组,用角色稳住口碑?
5.jpeg

站在观众角度,这件事其实很简单——想搞笑可以,但必须看场合,看对象,看氛围,这才叫情商。
否则,你以为自己是在带欢乐,别人看你就是在出洋相。
而在当下来讲,他这次或许会付出代价——主办方可能不会再愿意请他站C位;新的合作方会犹豫;电视剧形象拉胯瑕不掩瑜;路人缘受损。
最关键的是,一旦被贴上“不尊重场合”的标签,很难撕掉。
6.jpeg

现在的问题摆在他面前:要么及时调整,把自己的公众形象再修正回来;要么坚持老顽童作风,看它能撑多久。
这个选择,不只是个人喜好,而关乎职业生涯长短。
如果换作你,你会接受一个在严肃场合也满脸搞笑的公众人物吗?
还是希望他们分清舞台和现实,给不同观众不同态度?
你觉得他的行为,是“无心调皮”还是“不懂尊重”?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