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妈和你老公一起背叛你,你会怎么办?
”
这句话在印尼TikTok刷屏那天,诺玛的手机直接被打爆——不是安慰,是质问:你为什么不哭得更惨一点?
2023年,法院把亲妈判了8个月,前夫9个月。
罪名听着像古装剧:通奸。
可现实比剧狗血:两人被抓包时,用的还是诺玛买的床单。
法官敲槌那一下,现场没有哭嚎,只有快门声,像一群饥饿的鸽子扑棱翅膀。
更离谱的是,电影《诺玛》上线后,这段家丑直接变流量密码。
网飞后台数据显示,东南亚观众78%看到最后一秒,弹幕里刷得最多的不是“心疼”,而是“暂停成功学”——大家把进度条停在母亲和女婿对视那一帧,截图做表情包,配文“防火防盗防亲妈”。
有人骂消费苦难,可数据不会撒谎:#Pelakor(抢别人老公的“专业第三者”)标签用量飙了47%,12部同题材电影火速立项,连制片人都坦白:“观众就爱看熟人捅刀,比陌生人带劲。
”
诺玛本人呢?
她没躲起来疗伤,今年3月直接注册了个基金会,名字简单粗暴——“印尼家庭诚信基金会”。
办公地点租在雅加达一栋没电梯的老楼,门口贴着手写告示:“被亲人背叛?
进来喝口水,律师免费。
” 志愿者说,开张第一周,邮箱挤进三千封邮件,标题清一色“我妈也……”
前夫罗兹出狱后搬去泗水,干回老本行卖手机壳。
上周他手滑在INS发了一句“如果重来……”,半小时后评论区被表情包攻陷,最赞留言是“想重来?
先问过床单”。
秒删也来不及,截图已经飞遍全网。
法律这边也没闲着。
最高法院偷偷把通奸量刑标准下调,妇女组织趁机喊话“干脆废掉这条罪”。
理由很现实:同样被抓,女性坐牢概率是男性2.3倍——“道德棍子专打女人屁股”。
最魔幻的是,诺玛正在写回忆录,书名已经剧透:《双重背叛》。
出版社提前放出口风:首印二十万册,版税她全捐给基金会。
消息一出,印尼最大连锁书店把预订链接挂到首页,广告语只有一句——“想亲手撕渣?
先读她怎么撕。
”
有人问她恨不恨,她在采访里耸肩:“恨太累了,我要把他们的羞耻变现成我的养老金。
”说完对着镜头比了个耶,背景就是那栋没电梯的老楼,墙皮掉得像被谁抓过。
故事到这里还没完。
年轻人开始把“诺玛”当动词用——“我今天被诺玛了”=被最亲的人背刺。
听起来像玩笑,可每开一次口,就把旧伤口又翻出来晒一次。
所以,别急着骂狗血。
下次刷到类似热搜,先想想自己通讯录里有没有备注“绝对信任”的人——点进去,头像是不是还亮着。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