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ya_-0 发表于 8 小时前

17岁森碟现身网球场,练了10年依旧是细皮嫩肉,叶一茜帮女儿捡球

花了上百万,练了快十年球,奥运冠军田亮的女儿森碟,怎么还没打出个名堂?
这是很多人想不通的地方。
叶一茜又晒女儿练球了,还是那个熟悉的室内场馆。照片里,森碟穿着白色运动背心,手臂线条紧实有力,每一次挥拍都透着一股子认真劲儿。

可网友的评论,风向早就变了。不再是一味的夸赞“元气少女”,越来越多的人在底下追问:“怎么光训练,不去打比赛啊?”“是不是遇到瓶颈了?”
也难怪大家着急。从7岁拿起球拍,到现在快18岁,森碟的青春,几乎都泡在了网球场上。寒暑假不休息,放了学就去练。这么大的投入,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换来的却是“查无此人”的比赛成绩。
这事儿,确实有点奇怪。
看看人家郑钦文,中国网坛的新星。同样是打网球的女孩,常年在户外训练比赛,皮肤晒得黝黑发亮,那是刻在身上的勋章。
之前森碟和郑钦文有过一张合照,对比太鲜明了。

郑钦文高出森碟半个头,浑身透着一股职业运动员特有的“杀气”。而森碟,皮肤白得发光,身材匀称,更像个被保护得很好的富家千金,漂亮是漂亮,但就是少了点在赛场上拼杀的狠劲儿。
有人说,这就是职业和爱好的区别。
说的没错,但每年砸下几十上百万的训练费,如果仅仅是为了“爱好”,那这个爱好也太贵了。
田亮和叶一茜,到底在想什么?
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妈妈叶一茜在场边的角色。她不像那些虎妈,在场边大声指导、给孩子施压。她更多的时候,是在默默地帮女儿捡球,或者拿着手机,安安静静地给女儿拍照。
这哪像是要培养一个世界冠军的架势?更像是一种温柔的陪伴。

叶一茜自己也曾在节目里说过,女儿森碟的性格,有点“佛系”,享受运动,但对输赢看得没那么重。
一句话,道出了关键。
竞技体育,最需要的就是那股“非赢不可”的偏执。田亮自己就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冠军,他比谁都清楚,站上最高领奖台的路,是用多少血泪铺成的。那种残酷,那种压力,他自己吃过的苦,舍得让宝贝女儿再走一遍吗?
恐怕是不舍得的。
原来,大家从一开始就想错了。
田亮夫妇布的这盘大棋,根本就不是奔着职业赛场去的。网球,对他们来说,不是目的,而是一个工具,一块价值百万的“敲门砖”。

这块砖,敲的是世界顶尖名校的大门。
说白了,他们是在为女儿的“爬藤之路”铺路。在美国,那些顶尖的常春藤盟校,除了看学习成绩,极其看重学生的体育特长。一项能拿得出手的、并且坚持了多年的体育技能,是申请材料里闪闪发光的加分项。
这早已是精英阶层为孩子规划的“隐藏赛道”。
在这条赛道上,森碟不需要去和郑钦文那样的天才争夺冠军,她只需要在同龄的申请者中,证明自己的网球水平足够优秀,就够了。
这笔账,田亮算得比谁都精。
与其让女儿投身于成功率极低的职业体育,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不如把网球这项昂贵的运动,转化成一张通往更广阔平台、拥有更多选择权的入场券。
这是为人父母极高的智慧,也是一种清醒的取舍。

放弃了复制一个“世界冠军”的执念,换来的是女儿一个更轻松、更多元的人生。
所以我们看到,打了十年网球的森碟,依旧细皮嫩肉,没有被风吹日晒的痕迹。她可以接运动品牌的代言,保持着“元气少女”的形象,一口流利的英语也说得非常溜。
她的人生,没有被网球这项运动绑架,反而因为网球,变得更加丰富。

近期照片里,大家还发现,森碟之前有点后缩的下巴,也通过矫正变得轮廓分明,整个人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越来越有明星相。
这一切,都是那条“隐藏赛道”带来的附加值。她不需要像职业选手那样,为了成绩牺牲掉一部分个人生活和形象管理。
当普通人家的孩子还在题海里挣扎时,森碟已经通过网球,提前锁定了通往世界的另一条路。
别再问森碟为什么不去打比赛了。
人家的赛场,压根就不在这儿。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7岁森碟现身网球场,练了10年依旧是细皮嫩肉,叶一茜帮女儿捡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