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欣欣获刑12年,揭开的不只是一个“捞女”的丑恶
2025年9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一纸判决,让沉寂许久的翟欣欣案再次成为舆论焦点。翟欣欣因敲诈勒索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10万元 。这一结果,是法律对她恶劣行径的严惩,也再次将“捞女”“捞男”这类群体推到大众眼前,他们所代表的,是当下社会中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和婚恋观,像一颗毒瘤,侵蚀着社会的公序良俗。
“捞女”翟欣欣:将婚姻变成血腥敛财场
时间回到2017年,苏享茂,这位年轻有为的WePhone创始人,通过世纪佳缘结识了翟欣欣。本以为是一段美好姻缘的开始,没想到却成了他人生的噩梦。相识短短数月,二人迅速“闪婚闪离”,而在这短暂的婚姻里,苏享茂为翟欣欣花费近1300万元。领证前一天,翟欣欣才告知苏享茂自己曾有婚史,婚后更是以苏享茂公司业务处于灰色地带、存在偷漏税行为等为要挟,索要1000万元赔偿和一处三亚房产。最终,不堪重负的苏享茂在绝望中从天台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年迈的父母和破碎的家庭。
从法律层面看,翟欣欣的行为完全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她与苏享茂婚姻关系仅存续42天,无夫妻共同财产,却索取苏享茂个人财产。她以威胁、要挟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严重侵犯了苏享茂的财产权利,破坏了社会秩序。在民事诉讼阶段,法院就已判决翟欣欣退还苏享茂家属现金、汽车等财物,并撤销其对海南、北京两套房产的所有权。此次刑事判决,是对她犯罪行为的进一步惩处,让正义得以伸张。
从道德层面来讲,翟欣欣的所作所为简直令人发指。她把婚姻当成敛财工具,毫无感情可言,只有赤裸裸的经济利益算计。她一边嫌弃苏享茂,一边又像吸血鬼般不断索取金钱,这种行为严重违背公序良俗,是对爱情和婚姻的极大亵渎。她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利用苏享茂的善良和信任满足自己无止境的私欲,不仅深深伤害了苏享茂及其家人,也对整个社会的婚恋观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让许多人对爱情和婚姻产生怀疑和恐惧。
“捞”现象:不只是个例,背后是社会价值扭曲
翟欣欣并非个例,在现实生活中,“捞女”“捞男”现象正逐渐增多。在繁华都市的社交圈里,一些年轻女性精心打扮,穿梭于各种高端社交场合,目标明确地寻找经济条件优越的男性。她们擅长伪装自己,用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表象吸引猎物,一旦得手,便开始以各种理由索取钱财、奢侈品。比如约会时专挑高档餐厅,节日要求昂贵礼物,以“爱我就为我花钱”的话术道德绑架对方。还有些“捞女”会编造各种悲惨故事,如家人重病、自己遭遇经济困境等,骗取男方同情,获取大额资助。
与此同时,“捞男”群体也悄然兴起。在一些城市,有这样一群男性,他们把目光投向经济实力雄厚的女性,尤其是熟龄单身富婆或事业有成的女强人。他们深知这些女性在情感上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渴望,便投其所好,提供情绪价值,陪聊天、陪逛街、陪旅游,让对方沉浸在甜蜜的恋爱幻觉中。等到关系稳定,就开始露出真面目,或是索要钱财用于所谓的创业项目,或是要求女方为自己购置房产、车辆,甚至有些“捞男”会在女方公司谋取职位,蚕食女方的事业成果。
这种“捞”现象的背后,是社会价值观的严重扭曲。一方面,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让一些人产生了不劳而获、走捷径的心理。在“笑贫不笑娼”的不良风气影响下,部分人将金钱视为衡量成功和幸福的唯一标准,为了获取财富不择手段。另一方面,消费主义甚嚣尘上,各种奢侈品广告、网红炫富充斥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刺激着人们的物欲。一些人在这种环境中迷失自我,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惜牺牲尊严和道德,投身到“捞”的行列中。此外,资本对大众文化的长期捧杀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影视作品、网络小说中,常常塑造出男性对女性无条件跪舔、金钱堆砌爱情的情节,传递出“男人不给你花钱就不爱你”等错误价值观,误导了许多人的爱情观和消费观,培养出一大批渴望通过婚恋获取财富的“捞女”“捞男”。
受害者:情感与财富的双重创伤
“捞女”“捞男”的行为,给受害者带来的是情感与财富的双重创伤。在情感上,受害者往往是真心付出,渴望找到真爱和灵魂伴侣,却没想到自己成了对方的“提款机”和利用对象。当真相被揭开,他们不仅要承受被背叛、被欺骗的痛苦,还要面对自我怀疑和否定,对爱情和人性失去信心。许多受害者在经历这些后,陷入长期的抑郁和焦虑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心理修复。
在财富方面,受害者往往遭受巨大损失。他们辛苦打拼积攒下来的积蓄,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捞”个精光。一些人甚至为了满足对方的贪欲,背负上沉重的债务,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对于一些创业者来说,自己的创业资金被挪用,可能会导致公司倒闭,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受害者还可能因为处理这些纠纷,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法律诉讼上,进一步加重了负担。
反思与抵制:重构健康婚恋观与社会价值观
面对“捞女”“捞男”现象,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个别案例的批判上,而应该深入反思,从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寻找解决之道。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价值观,明白真正的爱情是建立在平等、真诚、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而不是金钱和利益的交易。在选择伴侣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外表、财富、甜言蜜语等外在因素迷惑,多花时间了解对方的人品、价值观和生活习惯。同时,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不要轻易将大额财产赠与他人,涉及重大财产问题时,最好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一旦发现对方有不轨企图,要及时止损,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家庭在培养正确价值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树立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爱意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注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让他们明白爱情的真谛,而不是灌输一些功利性的婚恋观念。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情感生活,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当孩子遇到情感问题时,能够及时给予正确的建议和帮助。
社会层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和舆论引导,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和婚恋观。媒体应该发挥正面导向作用,多宣传积极健康的爱情故事和婚姻典范,传递正能量,抵制不良风气。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加强对学生的爱情观、价值观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此外,法律也应该进一步完善,加大对“捞女”“捞男”这类敲诈勒索、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他们的违法成本,让他们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红线。
翟欣欣获刑12年,是对她个人的惩罚,也是对整个社会的警示。“捞女”“捞男”现象的存在,不仅破坏了个人的幸福和家庭的和谐,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公平正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共同努力,重构健康的婚恋观和社会价值观,让爱情回归纯粹,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和谐。
<hr>【作者】
谷新光:湖南岳阳人,红色文化学者、作家、评论家。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