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驱融媒 发表于 昨天 06:39

太恶心!事发上海,男子3次潜入女邻居家,做猥琐之事……原因让人大跌眼镜

在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的和谐共处是社区安稳的基石,而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实施恶意行为,不仅打破了这份安稳,更触碰了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底线。近日,上海嘉定区检察院对 39 岁男子刘某某提起公诉,其因对女邻居心怀不满,三次潜入对方家中实施猥琐行为,甚至两次向热水瓶内小便的案件,既让人愤慨,也为所有居民敲响了居家安全的警钟。
一、热水瓶里的异常:一场隐藏的恶意被揭开
今年 4 月初的一个清晨,上海嘉定区某小区的女住户(下称 “王女士”)像往常一样走进厨房,准备倒杯热水。她拿起灶台上的不锈钢热水瓶,倾斜瓶身时,却发现倒出的液体并非透明的开水,而是带着淡黄色的浑浊液体,凑近一闻,还散发着刺鼻的异味。
王女士愣在原地,第一反应是 “水瓶是不是坏了,或者装了什么脏东西”。她仔细检查水瓶内胆,没有发现破损;回忆前一天的场景,自己明明灌满了新烧的开水,也没有外人来过家里。疑惑之下,她又倒了少量液体在水槽里,看着那抹异常的黄色,心底升起一阵莫名的不适 —— 这液体的形态和气味,让她隐约察觉到不对劲。
为了查明真相,王女士没有声张,悄悄在客厅和厨房的隐蔽角落安装了家用监控。她特意选择了分辨率较高的设备,镜头覆盖了门口、窗台和热水瓶所在的灶台区域,白天正常上班,晚上回家后就反复查看监控录像。起初的一个月里,画面里都是自己进出家门的日常,没有任何异常,王女士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多心。

直到 5 月初的一个深夜,监控画面终于捕捉到了令人头皮发麻的一幕:凌晨 2 点多,一名男子赤身裸体从王女士家的防盗门走进来,脚步轻缓,径直走向厨房的热水瓶。男子站在灶台前,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对着瓶口做出小便的动作,完事后又轻手轻脚地退出房间,将门轻轻关上。王女士放大画面,认出这名男子正是住在隔壁的邻居刘某某 —— 那个平时见面只会点头示意、看起来沉默寡言的男人。
更让她震惊的是,翻看更早的监控记录时,她发现刘某某并非第一次潜入。半个月前的一个下午,刘某某曾趁着她上班不在家,从窗台边缘拿走她放在那里的银色钥匙串,打开防盗门后,径直走到阳台的晾衣架前,取下一条粉色的女士内裤揣进兜里,离开约 5 分钟后又返回,将内裤放回原位,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二、三次侵入:钥匙成了 “开门利器”
王女士将监控录像保存好,第二天一早就报了警。警方根据线索迅速找到刘某某,面对证据,他没有过多辩解,如实供述了自己三次潜入王女士家中的经过。
据刘某某交代,他第一次进入王女士家,是偶然发现对方有将钥匙放在窗台的习惯 ——“好几次看到她出门后,把钥匙往窗台缝隙里塞,说是怕忘带,取着方便”。今年 3 月底的一个周末,他趁着王女士下楼倒垃圾,悄悄从窗台取出钥匙,打开防盗门。走进客厅时,他心里既紧张又有些莫名的兴奋,目光扫到阳台晾衣架上的女士内裤,便顺手取走,回到自己家后进行猥琐行为,之后又担心被发现,赶紧把内裤送了回去。

这次 “顺利得手” 让刘某某的胆子大了起来。4 月中旬,他再次用同样的方式进入王女士家,这次没有拿东西,只是在房间里四处打量,感受着 “别人不在家时的私密空间”。而两次向热水瓶内小便的行为,他称 “就是想报复,让她喝到脏东西,出出气”—— 第一次是 4 月初,他潜入后看到灶台上的热水瓶,临时起意做出了恶意举动;第二次则是 5 月初的深夜,有了第一次的 “经验”,他更加肆无忌惮。
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刘某某潜入时选择的时间都很隐蔽:要么是工作日的下午(王女士上班),要么是深夜(王女士熟睡),且每次进出都轻手轻脚,甚至会特意擦拭门把手,试图消除痕迹。若不是王女士及时安装监控,这份隐藏在邻里间的恶意,或许还会持续更久。
三、迁怒的根源:一场婚姻纠葛的错位发泄
面对警方的讯问,刘某某说出了自己报复王女士的 “理由”,这番说辞却暴露了他扭曲的心态。
刘某某 2022 年与前妻离婚,此后两人几乎断了联系,儿子小刘(时年 8 岁)跟着前妻回了安徽老家。2023 年下半年,他突然接到福建警方的电话,对方称 “需要联系小刘的爸爸张先生,办理户口相关事宜”。刘某某当时愣住了 —— 自己明明是小刘的父亲,怎么冒出一个 “张先生”?

带着疑惑,他尝试登录前妻的微信(离婚后仍记得密码),在聊天记录和文件里,他看到了一份亲子鉴定报告:报告显示,小刘与一名福建籍男子(即 “张先生”)存在亲生血缘关系,与自己则 “排除亲生关系”。那一刻,刘某某的情绪彻底失控,他反复翻看报告,手指因用力而发白,脑海里闪过与前妻婚姻中的片段,越想越觉得 “自己被欺骗了”。
可他没有选择向前妻核实或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反而将所有不满迁怒到了王女士身上。刘某某称,10 年前他和前妻还没离婚时,王女士曾在小区里跟其他邻居 “说他闲话”,内容大概是 “刘某某赚钱少,顾不上家”。“就是因为她传闲话,我前妻才跟我吵架,后来干脆回了安徽,小刘就是那段时间生的!” 刘某某的语气里满是怨怼,仿佛王女士的 “闲话” 是导致他婚姻破裂、儿子非亲生的 “罪魁祸首”。
离婚后,刘某某多次尝试联系前妻和儿子,却始终找不到人,这种 “找不到发泄对象” 的无力感,让他对王女士的怨恨越来越深。“我找不到前妻,就只能找她出气,她让我不好过,我也不让她舒服!” 这种错位的发泄逻辑,最终让他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四、法律的追责:非法侵入住宅的代价
上海嘉定区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指出,刘某某的行为已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检察官进一步解释:刘某某未经王女士同意,利用对方放在窗台的钥匙,多次进入其住宅,实施拿取私人物品(内裤)、向生活用品(热水瓶)内小便等行为,不仅侵犯了王女士的住宅安宁权,更对其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损害。即便刘某某声称 “只是想报复”,也无法掩盖其行为的违法性 —— 住宅是公民的 “私人领域”,任何未经允许的侵入,都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犯。
目前,案件已进入进一步审理阶段,刘某某将面临法律的制裁。而王女士在警方的建议下,更换了门锁,再也没有将钥匙放在窗台,同时接受了心理疏导,逐渐走出这段经历带来的阴影。

五、安全的警示:别让 “方便” 给恶意留机会
这起案件中,一个关键细节值得所有居民警惕 —— 王女士为了 “怕忘带钥匙”,将钥匙放在窗台缝隙里,这种看似 “方便” 的习惯,却给了刘某某可乘之机。
生活中,类似的 “方便习惯” 并不少见:有人将钥匙藏在门口的地毯下、电表箱里,有人把备用钥匙交给不熟悉的邻居,还有人出门时不锁门(认为 “很快就回来”)。这些行为看似节省了一点时间,却为别有用心者敞开了大门。警方在办案中发现,近三成入户盗窃、非法侵入案件,都与 “住户自身防范意识薄弱” 有关。
安全专家建议,居民应养成良好的居家习惯:备用钥匙尽量交给信任的亲属(而非邻居),或选择专业的钥匙保管箱;出门前务必检查门窗是否锁好,尤其是反锁(部分防盗门不反锁易被技术开锁);家中可安装带有移动侦测功能的监控,一旦有异常闯入,能及时推送报警信息。
上海嘉定区的这起案件,既是对违法者的警示,也是对所有公民的提醒:邻里之间的矛盾应通过沟通、调解等合法方式解决,任何恶意报复、违法犯罪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守护居家安全,从拒绝 “图方便” 的侥幸心理开始,才能真正为自己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案发后,王女士所在的小区物业也组织了安全宣传活动,不少居民在听过案件细节后,纷纷检查自家的门锁和钥匙存放习惯。夕阳下,小区里的居民们互相提醒着 “锁好门、收好钥匙”,这份因案件而起的警惕,正转化为守护社区安全的共识。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恶心!事发上海,男子3次潜入女邻居家,做猥琐之事……原因让人大跌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