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日籍嫁日本丈夫,击败邓亚萍大喊吆西的她,如今竟想回上海养老
年轻的时候放弃中国国籍加入到日本籍效力,老了竟还要想着再重新回来祖国养老?多年前,何智丽头也不回的进入到日本队与昔日的中国队队友针锋相对。
赢下邓亚萍后大喊的一句“吆西”让她彻底回国无望。
可世人皆看到她入日籍,却不曾想这背后充满着无尽的心酸和委屈。
何智丽从小特别喜欢打乒乓球,17岁就入选了国家队,实力非常强。
1982年拿到全国冠军,1984年获亚洲杯冠军,1985年和队友一起拿了世乒赛女子团体冠军,那时候她才21岁,已经是国家队的主力队员。
谁都以为她接下来会顺风顺水,成为中国乒坛又一位传奇。
然而,1987年的新德里世乒赛却成了何智丽人生的转折点。
当时,她和队友管建华一起打进半决赛。教练组出于战术考虑,要求何智丽让球——主动输给管建华。
他们觉得管建华的防守型打法更克制接下来可能遇到的韩国强敌梁英子,这样中国队夺冠更稳。
何智丽虽然嘴上答应了这次安排,但心里根本不服。
她一上场,完全不管什么战术布置,拼尽全力打,干脆利落以3:0击败了管建华。之后的决赛,她也确实战胜了梁英子,拿到了女单冠军。
结果就是,这个冠军没给她带来任何掌声,只换来教练组的冷处理和队友的疏远。
第二年汉城奥运会,她这位新科世界冠军,居然名单都没进。对外说是状态不稳,实际怎么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
在那时的中国体育界,集体高于一切,战术必须执行。何智丽明明答应让球却又反悔,就被看作是一个违背承诺、破坏团队的人。
1989年,25岁的何智丽心灰意冷,宣布退役,并去了日本发展。
到了日本,何智丽结识了工程师小山英之。对方比她大八九岁,彬彬有礼,对她很是照顾。
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同一年就结了婚。
按照日本习俗,她随夫姓改名叫“小山智丽”,并在三年后正式入了日本籍。
婚后的何智丽并没有安心当家庭主妇,她心里那团火还没灭——她还想打球。
于是,她重新拿起球拍,拼命训练。
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小山智丽代表日本队出战。
谁也没想到,这个已经三十岁的“前中国选手”,居然一路杀进了决赛。
她先赢乔红,再战邓亚萍——当时的邓亚萍可是世界第一,“大魔王”级别的人物。
决赛那天,场面那叫一个激烈。邓亚萍攻势凶猛,但小山智丽防守得像一堵墙,怎么打都打不穿。
更让人注意的是,她每得一分就握拳高喊“吆西!”喊声一次比一次响,整个场馆都听得见。
很多中国观众在电视前看得不是滋味。
一个中国培养出来的运动员,穿着日本队服,打赢中国人,还喊着日语……那种感觉,就像被自己人捅了一刀。
最终,她爆冷赢了邓亚萍,拿了金牌。
更让人气炸的是,在赛后接受采访时,她竟然恬不知耻的说:“为日本拿到亚运冠军,比为中国拿世界冠军还要高兴。”
这句话,像针一样扎进无数中国球迷的心里。很多人都骂她“汉奸”“忘本”,说她为了赢不择手段。
那届亚运会之后,“吆西”成了何智丽一个撕不掉的标签。
很多人忘了她曾经是中国天才选手,只记得她赢球后那一声声日语呐喊,和那句戳心窝子的赛后发言。
然而好景不长,她的报应很快就来了。
原来在日本的生活并不像外人看起来那么美满,她的丈夫小山英之出轨了,两人在2000年离了婚。
虽然婚姻失败了,但她保留了“小山智丽”这个名字,认为这是在日本奋斗的见证。
离婚后她过得很不容易,在日本一家银行做着普通工作,偶尔兼职教教乒乓球,曾经的冠军光环早已褪去。
如今年过六十的何智丽想回上海养老,但这个想法在国内引起了巨大争议。
很多网友仍然记得她当年代表日本队打球时高喊“吆西”的行为,反对她回国养老。
有人说得好:“当年选择离开的是你,代表日本打败中国的是你,现在老了想回来享福,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
想想真是唏嘘。
原本是个天才选手,因为一时意气远走他乡,又因为过于想要证明自己,说了伤人的话,做了绝情的事,最终作茧自缚。
如今落得个有家难回的下场,只能说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造就的。
人生啊,有时候就是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参考信源: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