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西柚KC 发表于 前天 13:05

放弃中国国籍投靠日本,结果日本不收中国不要,成为夹缝中的黑户

“我无比后悔!我是个不孝的儿子,没能见到我妈妈的最后一面。”

有些决定啊,当年拍胸脯说没错,此刻却成了心头大石。李文彪,想必那会也没料到,自己有一天会四处无门,成了谁都不要的人。这世上有种苦,说出来都没人信——既不是犯了错,也不是天灾人祸,就是一念之间,让家、国、亲人,变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八十年代末,那会的上海已经不算闭塞,但想象力总能长出翅膀。李文彪家境不错,日子过得不愁吃穿。可你要说他就此安于现状?偏不。哪怕小区遛弯有人劝他知足,“国外的月亮更圆”,李文彪却总是信以为真。想法像发蔫的枝芽,忽然抽出了新叶。他上班时常跟同事聊,外面的世道是怎么怎么好,说得天花乱坠,仿佛半只脚已踏出国门。

他三十七那年,忽然把这个念头变成了现实。那天是个闷热的下午,他在阳台上剥橙子,把皮一瓣瓣丢进垃圾桶,眼里却飘着窗外的暮色。他琢磨了很久。上海已经装不下他的野心,他以为自己属于更辽阔的天地。
于是,一股劲儿卖掉房子,变现了所有资产,头也不回地拿着机票飞去玻利维亚。说实话,他根本不知道那国家长什么样,也没仔细查过信息,单听说移民手续简单,生活会“自由”,便楞头青似的闯过去。

到了才晓得——这地儿跟他之前脑补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人是外乡人,吃喝用度都发愁。白天躲不开高原强烈的太阳,晚上又吵得睡不安生。最糟糕的是,工作没着落,本地人对黄皮肤的外乡人也时常带着奇怪的目光。李文彪本想在这里“落地生根”,却总觉得脚踏进了一滩泥里,拔出来更费劲。
起先,他还给老家亲戚寄明信片,说自己过得挺好的。可时间一长,钱越花越快,习惯的饭菜吃不着,连个说中文的朋友都难寻,心里那点自信也跟着摔碎了碗。玻利维亚的夜风很冷,他有时候会想起上海路灯下的影子,越想越不是滋味。

可这人有时又特别倔强。李文彪心想,可能只是这国家“太落后”。“我还可以再试一次,毕竟还年轻嘛。”于是,下一个目标,就定在了邻居都羡慕的日本。他想着,去那边留学、工作,不能不济吧。那年,他已四十三岁。
头回踏进东京的街头,李文彪有点恍惚。一切井井有条,地铁、便利店、自动贩卖机,都比他在之前见过的高效。初来乍到,手上工签只批了三个月。那会他咬咬牙,说只要肯干,再苦也认。

刚开始没觉得什么,新鲜感能抵消很多寂寞。可很快,问题又冒头。都市生活节奏太快,他每天踩着点通勤,周围全是匆匆行色匆匆的脸。工地上的日本小伙子私下偷偷戳他,说外来的中国人工资低,“将来能不能留下还是个未知数。”他只能装作听不懂,心里咬牙。
一晃几年过去,他再怎么争取也只是换了几份临时工。终于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在玻利维亚的身份早就注销了,中国的国籍也回不去了。而日本这头,根本没有资格办理长期居留。来回奔波,户口在玻利维亚早废了,家乡那头查不到户籍,人家日本也只把他当临时旅客。

黑户,这词原来只听说,真轮到自己头上才知道有多扎心。他托熟人问律师,没人能给答案。吃饭得靠现金,银行卡办不了,出门都不敢招摇,生病看医生更别提。上海的朋友有年春节请他回家吃顿饭,他试着申请签证,差点让人家以为是偷渡客。连老母亲去世,他都不能回去磕个头。
你说他后悔吗?太后悔了。李文彪一大把年纪,每天睡前翻来覆去,想当初家里房子还在,父母健在,可以一起吃顿普通的家常菜,如今全都远了。他偶尔抱怨时,还嘲笑过上海的亲戚太守旧,现在想起来,只觉得是一种天大的讽刺。

还有件事特别戳心。有一回,日本这头的“三无”难民聚集地,他去转悠过,看见那些流落街头的人,眼神麻木,脏乱差。他说自己宁愿死,也不想成那样的人。可他不是已经在边缘了吗?世界变了,他融不进去,也回不去了。人和国籍,只要脱了钩,就像树叶掉进下水道,没人理会你的归宿。
日子久了,他靠着上海时候学过一点中医按摩,给人按背挣点手头钱。刮风下雨,都不敢生病,饭能省就省。那时候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漂泊。生活硬生生让一个热血朝气的人磨成了沉默木讷的中年汉子。

偶尔夜里,他拉开窗户缝,看那东京灯火,心底闷得慌。远在上海的家,总像模糊的梦。偶尔有电话响,是亲戚告诉他:“妈走了。”李文彪那天没哭,只是房间特别安静。他终于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再无下次。
终有一天,不知道是太累还是彻底认命,他扛不住了。主动向入境管理局递交说明,请求发个临时签证回国。他没想着恢复中国国籍,毕竟这路已经堵死了。只想在母亲的墓前说一句:“妈,我回来了……”那一刻,多少苦都化成一股泪水。

人这一辈子,很多路走错了可以回头,可有些错一旦铸成,想补都补不回来。李文彪在亲人肩上恸哭时,悔恨几乎快把整个人捏碎。从前嫌日子拘谨,现在却发现,那些平凡才最难得。
说到底,现在的中国,早不是当年那个让人舍不得“立足”的地方。可惜太多人等到遍体鳞伤、亲缘断裂,才懂这道理。哪怕以后门户大开,有些机会,错过就是一辈子。

谁不想“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家在心里头的位置,有些人,直到最后一刻,才觉得分量沉甸甸。人说回不去的故乡,其实也回不去曾经的自己。
李文彪的故事没完——或许以后在哪个冬天的清晨,他还能看到熟悉的小吃摊,闻一口熟悉的汤味。但母亲等不回来了,青春也等不回来了。那些国籍、证件、规章,其实背后全是生根发芽、伸展流浪的普通人。我们都想新生活,但别把最温暖的后路给堵死了。

有的人,是走了一圈,才知“家”的难得。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放弃中国国籍投靠日本,结果日本不收中国不要,成为夹缝中的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