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进的葡萄cR 发表于 前天 13:05

放弃中国国籍投靠日本,结果日本不收中国不要,成为夹缝中的黑户

李文彪:漂在异国的“无根者”

你说,人这辈子最怕什么?图一时的好,最后发现两头不是岸。李文彪,大上海出身,后来漂到日本,按说日子该越过越顺吧。可他晚年那副样子——抱着按摩箱子蹲在日本的偏僻小巷,连身份都成了奢侈品,背后其实埋着一整个误打误撞的人生。我要是没知道他的故事,真不敢想,这种事能落在谁身上。
想当初,他也是被家里宠得像个宝。上世纪上海,经济刚起来不久,人们都在奔着“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望努力,他家算是有底子的那种,饭桌上的闲聊也都离不开孩子将来做点什么。李文彪,名字里带着“文”,爹妈都盼着他读书走远路,所以一上学就抓得紧。他也争气,课本上的分数年年排在前头。大人们夸,说这孩子要有出息。

有时候我在想,北京上海那年头,家里有条件的小伙,送出国是有点“显摆”的感觉。李文彪也是,顺着成绩棒,捞到了日本留学的机会。临走前,他妈在家门口叮嘱,“外面花花世界,别让人带坏了。”可年轻人听得进去吗?飞机落地那天,满心劲儿冲着新鲜事儿。日本的都市灯光下,李文彪第一次觉得,世界这么大,中国还在慢慢跟上呢。
最开始,他成天新奇,一下课就跑街上看热闹,小餐馆里坐着喝啤酒,和日本同学说东道西。那个年景,在异国能和本地人勾搭上,已经算是头等稀罕事了。他嘴里常挂着,“你看这人多规矩啊,见面点头,路上也安静”,觉得这不就是自己理想的生活吗?不过你细瞅着,他也不是个贪玩的人,学业没落下,一路顺风顺水。

不过吧,风头总得回归现实。父亲消息一到,“你留学差不多了,回上海吧。”李文彪嘴上不答应,心里还是得伏。回国那阵子,是八十年代头几年的时候,上海各行各业才刚起步,野心是有的,门道没敲透。他跟人合伙开了小公司,大多时候摸不着头脑,也赚不了什么手头钱。其实,能自己搞生意已经算混得比一般人强了,但和他在日本的“新生活”一对比,就老觉得不对劲。
有些人的心思吧,你真追不上。他一闲下来就想,日本那段日子才叫光鲜。心头的念想越积越厚,直到37岁那年,李文彪决定,转身把生活推翻再来。他不是直接扑进日本,首先碰上了朋友介绍——玻利维亚,说起来多洋气。“南美自由好赚,去那边混几年,钱和身份跟着来。”他没怎么琢磨,积蓄一拍,护照一扔,人就飘到了地球另一头。

我跟你说啊,外头的每一场梦,最后都会被真实生活一盆水浇灭。玻利维亚的日子,李文彪还真吃了苦头。首先,老天爷给的礼物是不停的地震和暴雨,连饭菜都让他犯愁。找工作?难,没本地人脉,语言又半桶水。更别提安全,每晚街道黑灯瞎火,他觉得离上海的小吃摊更远了。几年下来,李文彪把中国护照丢了,人却一点没向上。
玻利维亚不行,李文彪心里又起了算盘。他琢磨来回,还是日本好,毕竟留过学,对那套规矩不陌生。可惜钱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直接移民没底气。就先拿了个三个月工签,跑过去“试试水”。那时日本经济已经不比当年,人口多,竞争也急。李文彪在街上走,突然发现,大家都杵着手机急匆匆,谁都没空搭理陌生人。那种礼貌变成了礼节,温热的人情没了几分。他开始思念起中国,尤其是老家的弄堂。

怎么讲呢,人在外头一兜圈,总得想家。年纪一大,李文彪就盼着回中国。家乡是不是变好了?能不能重新来过?他心里一亮,索性试着恢复中国国籍。可轮到手续那一关,天大的麻烦上来了。中国的政策,没那么容易回头。一查发现,他既不是玻利维亚人,日本的身份也没批下来,等于哪国都不认他。他甚至没法像正常人一样进中国大门。
那几年,李文彪彻底卡在了日本。他用最后一点劲,在东京的辣妈按摩店打工,靠中医这门手艺糊口。有时候三餐不定,住的地方也只能是城郊的小平房。没身份,消息传回中国都得绕几道手。亲人老母亲去世,他连奔丧的机会都没。婚姻、生子的事?想都不敢想,谈对象都怕对方问身份,把话头堵死。

你说人活到这份上,后悔管用吗?李文彪想过,要是从来没读过那么多书,也许会在上海老弄堂里娶妻生子。可事已至此,只能年年独自熬着。每次朋友提起国内的变化,他悄悄地掉眼泪。他的按摩手艺,不算顶尖,也能糊口,但和理想的一切都隔了一层玻璃。等到了晚年,他的故事被媒体翻出来,有人问“你后悔吗?” 他低头许久,不说话。
中国的门,进得去出得来,门槛还是稳稳当当。想钻空子,结果更容易被夹在中间。就像李文彪,想着世界那么大,到头来连自己的根都丢了。也许这没什么绝对对错,不过身处选择,在梦和现实的缝隙里,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真正落下脚。

有时我也琢磨,给李文彪当年一个机会,他会不会愿意做个上海老夫,开家小药铺,娶个贤妻,平平淡淡过一生?也或者,每个人都要兜个圈,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归属。人生在外,哪儿都怕无根。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放弃中国国籍投靠日本,结果日本不收中国不要,成为夹缝中的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