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畔悠然沐霞光 发表于 5 天前

香港“性感女星”内地登台,歌声走音严重被批,曾自揭豪门丑事

台下口哨声震天!可一开嗓,全场傻眼了……
前TVB“最上镜小姐”袁嘉敏,又一次登上热搜
这一次,跟演技无关,跟颜值无关——而是因为“听觉灾难”

她本来是2009年港姐比赛中最受镜头青睐的那一位,甚至压过冠军风头。
可十几年后,却用这样一种方式,让大众重新记起了她。
舞台灯光下,姜黄色低胸裙、细尖高跟鞋、大波浪长发。
光从照片看,这场内地夜场演出,像是为她量身打造的回春之战。
观众情绪被吊到顶点,可音乐前奏一过,气氛突然凝固——
“跑调边缘徘徊、丹田不存在、声音发虚”,有人还形容听着像迷路的猫。

视频上传到网上,有人干脆“听了前奏就掐断”。
评论区炸了——
“顶级歌声,全是感情零技巧。”
“唱情歌竟然有喜剧效果,这是难得。”
“视觉享受,听觉磨难。”
这不是她第一次引发争议,但这一次,把全场的表情都写进了历史照片里。
---
袁嘉敏的职业路线,从一开始就不走寻常路。
她进TVB,不是为了磨演技,也不是为拿奖,而是想钓金龟。
在TVB几年,她唯一被记住的角色,就是《潜行狙击》里大哥背后的女人。
资源稀缺、没耐心等机会,她选择了换赛道。

于是电影圈多了一个《鸭王》。
剧情话题十足,加上她的身材条件,让她一夜之间名字传遍坊间。
可一旦接这种片,就很难撕掉标签,尤其在香港娱乐圈。
她不在乎,她有的是赚钱目标——
豪车接送、满身名牌、环球旅游,一度活成朋友圈的富贵标配。

直到2022年,一则社交平台动态,把她推上风口浪尖。
她直言把钟培生父子骂成人渣,还配了一张钟家浅水湾5层豪宅的照片。
这段交往,被她形容成噩梦。
事件发酵,猜测遍地,可双方始终没公开细节。
后来她闭口不谈,外界怀疑私下和解。
但影响已经挥之不去——
公众看她,自然戴上有色眼镜。
演艺机会更少,她干脆决定移民英国重启生活。

在英国,一年半的时间里,她去过富人饭局找人脉,试图融入当地社交圈。
却发现水土不服,最终回流香港。
袁嘉敏依旧有人气,虽然不拍戏,但商演邀约不断。
只是,与舞台灯光相比,她的名字被讨论得更多的是“戏外的故事”。
---
这次内地夜场演出,从场面上看,是收获与回归的象征;
但从网友讨论来看,更像是一次社交媒体二次爆红。

观众对她的反应分成两派:
有人觉得这是艺人坚持在舞台上的勇气,不论唱得如何至少敢唱;
也有人直接说,这是“拿脸去骗耳朵”的典型。
演艺圈总是这样残酷——
你努力摆脱标签,观众却永远记住你最出名的那一次,而不是最努力的那一次。

从港姐舞台,到限制级电影,再到社交媒体炮轰富豪家族,最后走到夜场演出——
袁嘉敏的人生轨迹,很难用一条直线解释清楚。
很多人会问——她到底图什么?钱、名气、感情还是安全感?
而她自己未必会给标准答案。
娱乐圈里不少人有相似故事,只是没被放到镁光灯下反复回放。
对袁嘉敏来说,每一个转折,都伴随着一个新标签,而一旦贴上,就很难撕下。

有网友讽刺说,她已经错过了认真经营演员身份的时机;
也有人替她抱不平,说她不过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生存,与别人无关。
---
问题是,大众对这种艺人的要求,到底是什么?
要演技?要形象纯洁?要情感故事干净利落?
还是只要你能制造话题,就算赢得关注?
这个圈子从来不是按公平分配机会,有人靠实力,有人靠运气,有人靠争议活下去。
对于观众来说,你愿不愿意继续买单,就是最大的话语权。
---
如果你是袁嘉敏——
你会去努力证明唱功和作品?还是继续抓住外形优势赚快钱?
舞台上的掌声和网络上的骂声,你会更在乎哪一个?
你觉得,一个曾经的港姐,如今靠夜场演出博关注,是自我救赎还是彻底沉沦?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性感女星”内地登台,歌声走音严重被批,曾自揭豪门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