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贤在《暴风圈》里把大连拍成破棚子,还让反派全说中文,台词直接给中国扣“好战”帽子,中国观众立刻炸锅,代言品牌跟着掉坑里。
剧组不是不知道红线。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规定,只要剧情涉及中国,必须提前报备。
去年一部韩剧把上海拍成贫民窟,被要求重剪,损失上亿韩元。
全智贤团队明知这条规矩,却硬要踩线,原因只有一个:韩国本土观众爱看“中国威胁”叙事,收视率和话题度能翻倍。
数据摆在那里,韩国三大台晚间剧只要出现“中国反派”,平均收视就涨2到3个点。
制作方赌的是中国观众不会立刻发现,等播完再道歉,钱已经进口袋。
代言品牌更精。
该奢侈品去年在中国卖出35%的全球销量,第300家店刚在大连恒隆广场剪彩。
品牌请全智贤,是因为她在韩国和中国社交媒体的综合热度指数连续六个月排女星第一。
现在官网把列为国家,被网友截图存证。
直播间主持人反复说“我们是中国企业”,但母公司注册地在巴黎,财报里把中国列为“大中华区”,两边都不想得罪,结果两头挨骂。
张娜拉当年一句“没钱就去中国”让代言全部解约,十年接不到中国通告。
全智贤这次犯的错更大,不是口误,是系统性抹黑。
韩国艺人总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是因为中国市场的钱太好挣。
2019年到2023年,韩国明星在中国代言费涨了四倍,品牌抢着付钱,没人真怕翻车。
现在网友把全智贤代言列表做成表格,化妆品、家电、珠宝一个不落,直播间刷屏“解约”,销量直接掉三成。
文化输出不是单向提款。
韩国电影在中国票房最高纪录是《寄生虫》3.8亿人民币,而中国电影在韩国最高纪录是《长津湖》1.2亿韩元,差距十倍。
中国市场对韩国是粮仓,韩国市场对中国只是零食。
全智贤团队算错了账,以为中国观众会像以前那样骂完就忘。
现在微博热搜挂三天,品牌公关部连夜加班,解约函已经拟好,只等总部签字。
大连实拍镜头用的是釜山老港区,后期加灰滤镜,连路牌都改成简体字。
反派台词用中文配音,口型却对不上,明显是后期加塞。
这些细节说明剧组不是疏忽,是故意。
韩国观众在论坛留言“终于有人敢说真话”,点赞破万。
中国观众在豆瓣给剧打一星,评分跌到3.2。
两边情绪都被精准点燃,只有品牌方在发抖。
钱可以赚,脸不能丢。
中国市场不缺代言人,全智贤的竞品女星已经排队等签约。
品牌换头像的速度,取决于网友骂声的大小。
韩国娱乐圈该学的是尊重,不是算计。
全智贤团队现在最想要的是时间,拖到下一部剧开播,观众自然散去。
品牌最想要的是切割,最好把责任推给“临时工”。
中国观众最想要的是一句真心道歉,不是公关模板。
谁会给谁台阶?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