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贤的“暴风圈”炸出了谁的钱包?
珠宝广告连夜撤下、化妆品市值蒸发12亿、豆瓣3.8分创韩剧新低——这不是观众在打分,是人民币在投票。
为什么一句台词能让金主集体跳船?
《暴风圈》把“中国偏好战争”塞进角色嘴里,编剧团队过去三年专碰政治红线,CJENM立项前就收到中方合作方“别作死”的邮件。
他们偏要赌一把,赌的是中国市场对韩星的容忍度。
结果赌输了:中国视频平台点击量只有同期韩剧的5%,韩国本土收视率从8.3%摔到3.1%,连韩国观众都嫌脏。
3.8分背后藏着更狠的账
豆瓣开分当天,某珠宝品牌把全智贤的代言微博删到只剩一条“天气真好”。
化妆品股价闪崩12亿,因为财报里中国销售额占43%。
业内人士算过,她手里七个代言违约金加起来够她白干三年。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谨慎合作”名单不是摆设,上一个上榜的韩星现在还在直播间卖面膜。
韩国媒体的“过度敏感”论在糊弄谁
《朝鲜日报》说中国观众玻璃心,却不敢提CJENM去年刚因歪曲慰安妇历史被日本索赔。
青瓦台网站上的请愿只有三千人签名,而中国网友发起的“抵制辱华艺人”话题八小时阅读量破八亿。
数字不会撒谎,市场会。
中韩合拍的五个项目暂停不是偶然
投资方发现,只要沾上“辱华”标签,过审概率直接归零。
某平台高管私下说:“现在买韩剧先看编剧社交账号,比看剧本还重要。”全智贤的旧作被下架时,弹幕飘过一句“早干嘛去了”,点赞十万。
艺人该为剧本背锅吗?
合同里写着“艺人需维护品牌形象”,没写“但剧本除外”。
她接戏前团队做过背调,知道编剧黑历史,但CJENM给的片酬是市场价三倍。
钱到位了,风险就到位了。
中国市场在教所有人重新算账
过去韩星出事,品牌冷处理三个月就能复活。
这次珠宝品牌直接解约,因为中国区客服电话被消费者打爆。
化妆品公司更惨,直播间弹幕清一色“用你家产品会变丑化中国吗”,主播当场闭麦。
结尾
全智贤的暴风圈刮完了,下一个敢赌的艺人准备好了吗?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