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贤也翻车?
豆瓣4分,评论区骂到品牌方连夜关评。
”
昨晚刷微博,看到这条热搜时,第一反应是:这回又踩了哪根红线?
点进去一看,原来是新剧《暴风圈》里一句“你们中国人真敏感”被截出来,弹幕瞬间爆炸。
网友把火力集中到全智贤本人,说她是女主,台词不过审就该背锅。
代言的护肤品牌微博底下,全是“解约”刷屏,客服回一句“正在评估”,被截图转发十万次。
有人觉得小题大做,可翻旧账就知道,韩国艺人踩雷不是第一次。
2009年张娜拉在节目里笑着说“没钱就去中国演出”,被剪成鬼畜循环播放,三天掉光三个代言。
李孝利更离谱,综艺里随口说想取中文名“毛”,字幕组没打码,直接被骂到关站。
李贞贤当年靠扇子舞火遍夜市,转头在节目里讲“山贼论”,说在中国演出被拦路抢劫,网友把十年前的商演合同翻出来打脸。
最冤的是李胜基,06年在海南录节目,吐槽鸟叔“像本地人”,被解读成歧视海南人,贴吧盖楼骂了八百页。
这些事有个共同点:当事人没一个当场道歉。
等工作室发声明,网友已经转战下一个战场。
限韩令不是突然冒出来的。2023年《黑暗荣耀》第二季刚上线三天被下架,豆瓣词条直接消失。
当时还有粉丝洗地“技术调整”,结果同月韩国旅游局微博抽奖活动被举报到关闭。
现在全智贤这事,等于把旧伤疤全撕开。
有人统计,她代言的化妆品天猫店,24小时退款量涨了三倍,客服被问最多的问题是“原料有没有韩国进口”。
最魔幻的是韩国那边的反应。
NAVER热搜词条“全智贤中国争议”下,高赞评论说“中国人玻璃心”,转头被搬运到微博,骂战升级。
首尔某经纪公司匿名员工爆料,现在新人培训多了一门“中国市场禁忌词”,考试不及格不给发护照。
但说到底,观众抵制的从来不是哪句台词,是那份“反正你们会买单”的傲慢。
张娜拉后来拍了三部中国网剧想翻身,弹幕飘过最多的还是“圈钱警告”。
李孝利去年在济州岛开民宿综艺,微博热搜买的#欧尼好可爱#,实时里全是“毛姐别倒垃圾”。
品牌方其实最懂行情。
全智贤代言的护肤品牌,连夜把微博置顶换成中国男明星海报,直播间主播话术改成“国产成分更适合亚洲肌”。
网友截图调侃:“求生欲比精华液还纯。
”
说到底,中韩文化交流就像走钢丝,一边是钱,一边是脸。
艺人想站着把钱挣了,至少先把钢丝上的玻璃碴子扫干净。
内容来源于51吃瓜网友投稿 |